8月29日,為期5天的“創享格力周”——2025格力大學生創新實踐營在珠海圓滿收官。來自全國56所高校的100位學子,沉浸式“解鎖”格力,在科技探索里漲“研”值,在互動交流中結摯友,這場青春與匠心的“雙向奔赴”,每一秒都“營”在精彩。
珠海市香洲區區長張會洋,香洲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高曉燕,香洲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兵,以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總裁張偉、黨委書記舒立志出席結營儀式;為創新實踐營優秀個人、優秀團隊頒獎。
張會洋區長強調,香洲與格力自 1991 年起便共榮共生,香洲在生產經營、人才招聘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格力,格力電器為香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是香洲最響亮的產業名片。接下來,香洲將繼續舉全區之力支持格力電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同時,還將圍繞構建“1+6+X”產業體系,全力引育人才,全力服務保障新來香洲就業大學生生活,落實好“一免兩減”住房保障等優惠政策,讓大學生在香洲居住無憂、落戶無憂、成家無憂、圓夢無憂。他還熱情向邀約青年學子:“年少的你們來到同樣‘年少’的香洲,定能在創新創造的時代風口上乘風破浪,香洲愿與大家一起振翅高飛!”
董明珠帶著滿滿誠意與同學們分享格力扎根珠海、深耕實業的初心與擔當,也提及珠海香洲對人才的重視與扶持。董明珠表示:格力從零起步成長為世界級自主品牌,離不開堅守制造業、拒絕房地產與金融誘惑的選擇,更依托“奉獻創造價值”的信念。她提及,格力曾歷經銷售團隊流失、外資收購邀約等挑戰,卻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研發團隊從數百人擴至2萬余人,專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還突破碳化硅芯片、熱泵干洗等核心技術,產品獲全球認可。
她寄語學子,人生步入社會需扛起責任,應將專業與實踐結合,拒絕短期逐利,堅守長期主義,無論是否加入格力,都要牢記“為國爭光”的使命,以腳踏實地的付出實現人生價值,為中國制造業發展貢獻力量。
也正如參營學子們所言,這次活動不僅讓他們讀懂了格力的匠心與創新,更感受到了珠海香洲對人才的吸引力。
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的澳門籍學生林巧慧從格力產品成功應用于澳門多項標桿工程的案例中,看到了“澳門青年與大灣區發展之間最生動的聯結”,并感慨珠海香洲“既守護了澳門的煙火氣,也擁抱了灣區的星辰大海”。來自香港大學的崔云海認為,珠海作為大灣區重要城市,其“良好的創新生態和人才政策”與格力的硬核科技實力相得益彰,使“百萬英才匯南粵”的愿景有了具體落點。 東南大學博士項重在參觀格力“藍色親水膜技術”與“碳化硅芯片工廠”后表示,深切感受到“科技創新在實際應用中所蘊含的巨大價值”。武漢大學的顏睿成則在珠海情侶路和城市規劃展廳的參訪中,收獲了“人與科技、理性與情感雙重迸發的青春記憶”。暨南大學的閻如馨被格力“黑燈工廠”的智能化場景深深震撼,同時也體會到珠海為企業發展所提供的優越環境。
正是這種城市與企業的深度聯動,讓同學們在五天的參訪中既觸摸到技術的溫度,也看見了未來扎根大灣區、實現自我發展的廣闊可能。
回顧為期五天的“珠海香洲創新實踐營”,行程緊湊、內容充實,處處蘊含著驚喜。在格力展廳,同學們沿時間軸線深入了解了“風不吹人”空調、全域養鮮冰箱、光伏技術等一系列創新成果,紛紛感嘆“中國制造的實力令人信服”。走出企業,學員們還利用實踐間隙走訪城市地標:漫步情侶路,感受徐徐海風;駐足日月貝,領略建筑與藝術的融合,真切體會到珠海“住有宜居、行有便捷”的城市魅力。
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珠海香洲對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通過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高效平臺,香洲為企業與人才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使“百萬英才匯南粵”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觸手可及的發展機遇。
除了密集的參訪學習,本次實踐營的互動環節同樣精彩紛呈。開營首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迅速破冰、組建團隊;在技術沙龍中,圍繞“家電智能化”“綠色能源應用”等議題,學員們與格力專家開展熱烈討論、激蕩思維;更讓人驚喜的是職業規劃分享環節,格力人力資源部門不僅解讀行業趨勢,還為表現出色的學員直接授予校招綠色通道推薦資格。
雖然創新實踐營圓滿落幕,但青春與格力的故事才剛開篇。格力一直懂年輕人、愛年輕人,未來還會繼續搭平臺、給機會,與更多有想法、有沖勁的學子并肩,在“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征程上,共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